内蒙古旱作节水农业:一滴水的科技之旅

内蒙古旱作节水农业:一滴水的科技之旅

2017-09-06 15:36栏目:经验交流

TAG:



      为了浇地的事儿,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东方红村农民韩宝庄曾经心事重重。

      从20米到50米,从50米再到80米,浇地用的水井越打越深。60多岁的老韩担心,再这么下去,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。

      “大明塔似笔,哈河船如梭”,敖汉旗土肥站站长王国义则见证了老哈河从川流不息、草木丛生到如今的河床龟裂、干枯见底。

      十年九旱,连年春旱、伏旱、秋旱时有发生,这是内蒙古农业生产的现状。

      地下水位快速下降,全区旱作农业耕地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比例高达70%,旱作区粮食丰歉直接左右着全区粮食生产形势。不夸张地说,只有解决好水的问题,才能真正确保内蒙古农业发展的可持续。

      “蒙古马”精神再次得到演绎。干旱少雨不但没有砸了农民的饭碗,反而倒逼内蒙古人在旱作节水领域闯出了大名堂,开辟出一片新天地。记者近日到内蒙古通辽、赤峰等地采访发现,农业用水的每一个环节均引入了科技手段,每一滴水都经历了一次科技之旅。

      留住天上水

      ——“三跑田”变“三保田”

      站在内蒙古敖汉旗丰收乡白塔子村的山尖上俯瞰四周,梯田谷浪,绿树葱茏。3年前,可不是这般光景。

      由于村内坡耕地坡度较大,每逢下大雨,洪水裹着土壤顺坡而下,不仅庄稼被冲得东倒西歪,地表的土和肥也全随着水流失了,当地农民吃够了水土流失的苦,称之为“三跑田”。

      办法不是没想过,谷子、玉米……能种的都种了,该试的都试了,到头来都抵不过一场大雨。

      只有留住水,才能留住土和肥,农民才能不饿肚子。

      痛定思痛,白塔村人从生态治理中找准落子时机。2014年,借助水土综合整治的契机,白塔村人人上阵,将坡地改成了等高水平梯田。田地的坡度减小,水的冲刷侵蚀作用减弱,且每块梯田的田埂稍高于梯田面,能够保证水肥不易流出这块田,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在自治区土肥站和敖汉旗农业局的指导下,白塔村村民彻底告别看天吃饭、靠天吃饭的旧思维,在梯田修成后,配合深耕深松、增施有机肥料等农业耕作措施,加速土壤熟化,提高土壤肥力。

      跑水、跑土、跑肥的“三跑田”转变为保水、保土、保肥的“三保田”。梯田粮食玉米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,谷子产量由每亩100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。

      从“种一坡收一车,打一簸箕煮一锅”,到如今的“一亩顶一坡,家家餐满桌”,白塔子村只用了两年。

      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白向群对记者表示,内蒙古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重要体现。近年来,自治区党委、政府把旱作节水农业建设作为“方向性、战略性”大事来抓,广大干部群众探索出了以“品种节水、设施节水、农艺节水、作物节水、机制节水、水肥一体”为主要内容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方式,为内蒙古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      用好灌溉水

      ——“套餐”变成“自助餐”

      “老板,给我加两桶肥。我家种的苞米,马上要浇水了。”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项家村的李可仁来到“加油站”,他并非给农用车加油,而是给地里的玉米加肥。

      据科尔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耿亚玲介绍,田头上的“加油站”使用新型液体肥料代替传统固体肥料,实现随水追肥、水肥一体,以达到控肥增效目的。

      “根是苗的嘴,水是肥的腿。”怎么用最勤快的腿,输送养分到作物嘴里?

      “以前水浇地,现在水浇苗。”内蒙古自治区土肥站副站长林利龙说,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求规律和特点,配兑成的肥液溶入灌溉用水,采用浅埋滴灌方式随水直接注入作物根区的土壤。

      “以前作物吃‘套餐’,现在升级成‘自助餐’啦。”钱家店镇党委书记魏勇总结道。利好消息风一样传遍十里八乡,水肥一体化项目在科尔沁区迅速推广开来。

      在红干椒之乡开鲁县,位于东风镇的水肥一体化红干椒基地已达万亩。村民谢国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:红干椒从育苗到收获要180天,至少要浇7次水。常规漫灌每亩地需水350立方米,滴灌只需要180立方米;大水漫灌肥料利用率30%,而液态肥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,吸收率达90%。

      “省了人工还省了肥料。里外里算下来,每亩地能省近百元,产量还上去了,你说咱农民能不拥护这好技术吗?”老韩乐呵呵地说。

      开鲁县农牧业局局长崔满友则从生态的角度算了笔大账:采用滴灌技术后,仅50万亩红干椒每年就能节水近1亿立方米。对于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的通辽市,这无疑具有极高的生态意义。

      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厅长贾跃峰表示,近年来农牧业厅先后组织实施控肥增效、控药减害、控水降耗、控膜提效“四大行动”和“推进耕地地力提升,实现控肥增效;推进统防统治,实现控药减害;推进高效节水,实现控水降耗;推进轻简栽培,实现控膜提效”的“四进四控”措施,制定了推进内蒙古水肥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,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方向。

      管好地下水

      ——从“赤裸裸”到穿“保暖衣”

      入伏以来,高温天气持续多日,而敖汉旗齐家窝铺村的7000亩膜下滴灌玉米田却长势喜人。

      立诚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子成赞叹:“以前是钻到地里忙浇水,累得人够呛;现在是只需要合上电闸,就能站在地头看浇水,清闲了,大家伙晚上还有精力到广场跳大秧歌。”

      算好了生态账,经济账反而愈发好看。据敖汉旗农业局局长辛华介绍,过去浇地耗水耗肥耗人工,玉米亩产也不过千斤上下,现在地膜覆盖已实现了整村推进。不仅种植密度提升了,增温保墒效果又好,亩产正向2000斤迈进。

      为了克服干旱少雨、地下水位下降等制约谷子种植的不利条件,敖汉旗农业局探索研究了谷子全膜双垄穴播栽培技术,大幅度提高了谷子单产。

      一个月不下雨,看不出旱;一天下30毫米,看不出涝。地膜不仅能防止水分蒸发,节水达到一半以上,发挥提温保墒的作用;遇到洪涝时还可将多余的水导入排水沟流出田地,做到旱能灌、涝能排。

      截至2016年底,内蒙古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145.8万亩,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2021万亩,10年增加了2.55倍,农民年人均新增纯收入1200元左右。

      敖汉旗萨力巴村的黄金苗谷子示范区,硕大的谷穗在夕阳下摇摆,王国义欣慰地说:“真好,又是一个丰收年。”

      (文章来源:中国农业新闻网-农民日报,作者:农博要闻记者王小川)

      

分享到:

最新

热门

随机